近日,银川市金凤区综合福利中心文体广场提升改造项目顺利竣工。通过新增轮椅通道、防滑地面、无障碍标识系统等精细化设计,这个集健身、休闲、社交于一体的公共空间,让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现了“活动自由”,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。
“以前场地有限,器材也少,我们轮椅一族想来活动一下很不方便,心里想来,身体却‘不敢来’。”居住在福利中心的郑师傅是一位肢体残疾人,他激动地分享着新广场带来的变化,“现在好了,从房间到广场,一路都有平整的轮椅通道,地面还特别防滑,下雨下雪也不怕。新增的篮球场我们也能在边上投篮,感觉终于不再是旁观者了!”

郑师傅的喜悦,源于此次改造对特殊群体需求的高度聚焦。广场出入口及各功能区衔接处均新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轮椅坡道,彻底解决了肢体残疾群体的出行难题;地面全面铺设了防滑耐磨的硅PU材质,极大提升了行动的安全性。
据了解,为了确保改造真正“接地气”,在项目启动前,金凤区残联联合多部门开展了专项需求调研,并创新性地邀请残疾人代表全程参与设计、施工与验收。“我们结合不同残疾类型的特点,制定了‘一空间一方案’。”金凤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比如,盲人朋友建议加强触觉和声音引导,我们就完善了无障碍标识系统,采用更醒目的图文和盲文,提升信息获取的便捷性。让使用者成为设计的参与者,才能让‘无障碍’从图纸完美落地到现实。”
改造后的广场,不仅本身功能齐全,更实现了与福利中心内部医疗、餐饮、住宿等功能区的无缝衔接,形成了一条连续贯通的无障碍服务链条。这不仅是一个活动场所的升级,更是城市公共服务理念的升级。
金凤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改造是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政策的一次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他们将持续推进更多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改造,并加强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,让无障碍环境成为金凤区城市文明最温暖的底色,切实增强特殊群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安全感。(作者:刘旭卓)